:::

第五號星光

■文/家立立基金會執行長 李天皓

 

 

{638815130083212742}_P16-01-IMG_2110W.png

▲三月十日的差派禮上,與會者同比「五號」手勢歡迎新的星光!攝影/王秀亭

  三月十日,家立立的第五號「部落星光據點」在台東縣卑南鄉初鹿村正式啟用。基金會舉辦了差派禮,在上帝面前,與家立立同仁、新進同工的親友一起見證和祝福第五號星光老師入駐部落。星光據點有別於大部分的社會福利服務,我們派遣合適的個人或家庭,進入特定的部落、社區,住在當地,成為在地生活的一份子。開放自己的家,接待所有願意來到其間的大大小小,彼此陪伴,用生命影響生命,成為當地的星光。

總有黑夜,星光相伴不害怕

  部落星光如點點繁星,在夜裡默默陪伴人們,等待晨曦。只有在黑夜才看得到星星,也才需要星光的引導與撫慰。面對日益複雜的社會議題,我們的投入僅如夜空中一點微光,但我們相信,也持續見證,哪怕一點星光,也能夠照亮。

  當孩子出現行為偏差時,也許父母第一時間需要的,是有熟識又信任的人,陪在身旁,聽他們訴苦,默默掉淚;當父母因為種種因素被關到監獄裡時,也許孩子需要的,是關愛自己的長輩,不批判父母的行為,在想念父母的時候,開車載他們去監獄會客,見見爸媽;當青少年因為種種原因受到整個社區排斥時,也許他們需要的,是一個永遠敞開大門的溫暖又安全的地方安頓自己。當不知道如何經營夫妻、親子、家庭關係時,也許人們需要的,是看到隔壁鄰居真實活出來家庭生活的另一種可能。

  也許有些時候,我們最需要的,不是馬上讓問題消失,而是有人陪伴在旁,這就是星光。

等了六年

  經營部落星光據點最重要、也最困難的,是找到合適的駐點人選——星光老師。距離上一對星光老師加入,已過了六年。星光老師的概念是效法台灣早年入駐偏鄉的宣教士,從外地住到部落社區,至少為期三到五年。放下自己原本的生活與工作,捨己進入部落服事在地,是很不容易的決定。家立立的星光老師們,都是因為受到上帝的感召,經過一段時間的尋求與驗證後,才加入團隊,進入部落。

{638815130181283953}_P16-02-IMG_2113W.png

▲第五號星光老師顏暉儒(中)、林淮晶(右)夫婦與友人在家立立辧公室的陪伴牆前合影。攝影/王秀亭

  五號星光老師是一對年輕夫妻。上帝原本就感動他們到部落服事,但不知從何著手。在一次教會的禱告會上,家立立創辦人暨董事長吳方芳牧師受邀簡短分享家立立照顧無依嬰幼兒的工作。上台後,心中有個聲音告訴她,應該要分享部落星光的事工,於是就用短短十五分鐘,介紹了家立立部落星光據點。也因這短短十五分鐘,教會的兩對夫妻開始與我們聯繫。幾個月後,他們雙雙決定放下台北的工作,加入家立立團隊,成為星光老師。其中一對成為我們第五號據點的星光老師,另一對也正在準備成為六號據點的星光老師。

星光落腳何處?

  確定有星光老師加入後,我們才會開始找尋合適的駐點部落。就在這陣子,我們服務的好幾個家庭,居然各自從南迴部落、山線部落搬到初鹿,並且在五號同工正式來台東報到之前,我們也收到當地國小傳來的呼聲,需要有人陪伴當地的孩子。「是初鹿嗎?」但台東的部落社區一向很難租到合用的房子,在有觀光潛力的初鹿就更難了。我們在友人引薦下,認識了卑南鄉的前鄉長,他剛把位於初鹿社區主幹道上的房子整修好,原本打算做為分租套房,但心底一直期待是否可以租給對初鹿這塊土地有幫助的團體。我們便在這時候接上線,很快地,在前鄉長的支持下,我們便租下據點。上帝一連串神奇的帶領下,五號星光確定落腳初鹿。

第一項任務

{638815130280825592}_P16-03-MG_4423W.png

▲三月十日下午,在地鄉親們一同參與初鹿據點的「活出愛」感恩茶會,現場熱鬧又溫馨。攝影/唐主桂

  星光老師入駐部落後的第一項任務就是好好生活:向「在地」學習怎麼活下來。家立立二號據點成立半年左右時,我訪問了在地居民,問他們怎麼看星光老師。有一位回答我:「星光老師是我們村的一份子。因為他們家每週日都跟我們一起在部落巡街打掃。」在部落實在活著,成為在地的一份子,不論大事小事、好事壞事、甚至生活的無奈,我們都與在地一起經驗與承擔。「教養一個孩子,需要一村的人」這句俗諺講的是,需要一村的人投入才能好好教養孩子,但我發現,不論有心無心,一村的人一定會影響孩子。環境對於孩子的各方面影響甚鉅,星光老師期待也能有機會加入孩子們的「村」,成為村民的一份子,實在地、默默地發揮影響力,陪他一段,贏回一生。

家立立基金會
第一個「立」是家庭的「建立」
第二個「立」是受傷家庭的「站立」
家立立基金會的服務

「東基公益」雙月刊168期(20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