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家在恩慈】為愛收養

◆文/前一粒麥子基金會「恩慈收出養媒合服務中心」主任 林書雅

   去(2015)年七月十二日,對恩慈收出養媒合服務中心的社工,以及安置單位的保育人員、工作人員來說,是特別傷感的一天:我們親愛的孩子「安安」就要轉到其他安置單位了。對於小小年紀的孩子來說,每一次的轉換,都是與生命中親近的人分離,因此我們希望盡量避免太頻繁的轉換照顧環境。

  在恩慈,有些孩子在原生家庭決定出養後,並不一定可以如願找到爸爸媽媽,其中有許多原因,包含收養人數不足、出養童的背景及健康狀況無法被收養人接受等,而安安就是其中之一。

  安安出生後,原生家庭就委託恩慈進行出養及安置。然而原生家庭有吸毒、服刑及智能障礙的背景,加上安安在發展上有落後同齡孩子的狀況,縱使安置單位已盡力安排安安進行早期療育,而安安也因著療育有極為明顯的進步,但我們盼呀盼呀,卻遲遲無法替安安媒合到可以接受他的收養家庭。

  由於安安已經屆滿二歲(三歲以前為出養童被收養的黃金期,過了此年齡,在國內收養成功的機會就會降低),我們不希望再耽擱他找到幸福的機會,便透過衛福部社家署的兒童及少年收出養服務資訊系統,期盼藉此媒合平台替安安找尋其他收出養單位的媒合機會,可惜遲遲沒有消息。

  然而安安的社工依舊不放棄!為了避免耽擱被收養的黃金年齡,她一一致電全台的收出養單位,終於詢問到北部某單位可以替安安找到合適的收養人,並決定將安安轉由該單位進行後續出養程序。由於該單位發現安安有發展遲緩的狀況,建議安安轉至他們那裡進行安置,希望透過密集的療育讓安安追上正常發展進度,也增加替安安尋求收養家庭的機會。不過,經該單位詢問後,安安的原生家庭背景及發展遲緩狀況仍然沒有國內的收養家庭可以接受,故確定未來將朝媒合國外家庭進行。

  到了安安要轉換安置單位、向恩慈的安置單位道別的那一天,安安似懂非懂,好似知道即將要別離了,當天顯得特別緊張。幸好安安的社工在離別前幾乎每天都到安置單位陪伴安安,讓安安熟悉她,好讓陪伴安安北上時較為順利。感謝上帝垂聽我們的禱告,與北部安置單位交接當天,安安很順利地與未來的保育人員互動,然而不哭不鬧又平靜接受這樣安排的安安讓大家更加心疼。當安安正式交接給新的保育人員,大夥兒目送安安離開台東的那一刻,社工及所有保育人員、工作人員都紅了眼眶。

親愛的孩子:

對不起,

即使盡了最大的努力,

我們仍無法將你留在台灣這塊美麗的土地。

這是收出養工作人員經常面臨的遺憾……

  安安的情況,不只在恩慈,也在全台許多收出養單位發生。因為台灣對於收養的觀念仍屬保守,收養人普遍認為收養是不得不的決定,希望找一位孩子讓家庭更圓滿,因此會對收養的孩子有較高的期待,亦認為有權挑選一位適合的孩子。不若西方國家從孩子的立場出發,認為要替孩子找一個合適的家庭,讓孩子受到妥善照顧並有更好的未來。

  恩慈是台東地區唯一辦理收出養媒合的單位,然而我們正面臨著收養人數減少、收養人的收養觀念及期待保守,以至孩子無法順利被收養的困境。盼望更多收養人秉持「為愛收養」的態度,讓更多孩子擁有健全的家庭,以及留在台灣成長的機會。

文章出處:一粒麥子雙月刊114期(2016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