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恩慈收出養媒合服務中心社工員 林依茹
黃姓夫婦從一開始到恩慈收出養媒合服務中心諮詢後,就提出收養申請。經過與社工會談,進入了說明會。在說明會中詳細瞭解了收養的流程及相關的法律部分,接著也備齊了恩慈要求的文件與資料。走過了這些初步的流程,他們還是有些惶惶不安。
怎麼樣才可以當一對好父母?一對收養父母要具備哪些知識?我要為孩子準備些什麼?孩子如果想知道自己的身世時,該怎麼辦?有沒有人可以分享養育收養孩子的經驗?……許多的疑問在腦中打轉,直到參加了恩慈的「收養人準備教育訓練課程」後,他們的疑問與擔憂一一被解開,在收養及未來陪伴孩子的路途上,也能因此走得更加順遂。
今年七月一粒麥子基金會恩慈收出養媒合服務中心舉辦了「收養人準備教育訓練課程」,這是恩慈舉辦的第一場教育訓練課程,與會成員也是恩慈的第一批收養人。在課程中安排了許多關於教養孩子、收養議題的豐富內容,期待他們能夠得到更多不一樣的想法及知識,並幫助他們在收養的路途上能夠走得更加平順。
這次的教育訓練課程共計廿一小時,是參考內政部兒童局(2013年七月改為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於2012年六月所訂出的「收養人準備教育標準課程」所排定,包含親職教育、婚姻關係、身世告知、收養法律之認識、認識出養人、兒童發展與兒童照顧、兒童及少年行為輔導議題、社會資源介紹、特殊兒童議題、收養人經驗分享等十門課,授課群由該領域的專門講師擔任。
辦理這類課程時,恩慈與其他機構較不一樣的是,其他收出養機構的課程大多選擇課程時間短、但課程延續期間長的方式,例如:每週六早上上課,但須持續一個多月,這樣的做法可以讓收養人對於課程內容有較長的吸收,思考後有討論的時間;而恩慈所選擇的方式則是,在兩天半內上完所有課程,會這樣密集的上課,除了能夠讓收養人對課程內容更加印象深刻外,也讓外縣市的收養人不必每週都長時間的奔波,而增加來台東收養孩子的機會。
另外有一個與其他機構不同的是,除了廿一小時的課程外,恩慈還為收養父母額外安排了一個半小時的夫妻共同婚姻諮商時間,藉此瞭解原生家庭對收養父母目前家庭的影響,以及收養父母彼此之間的相處模式是否適合收養孩子等。心理師也會針對諮商的內容給予一些建議,以及需要再多加注意的部分,透過這樣的諮商機會,增進收出養專業服務流程的完整性。
恩慈希望藉由收養人準備教育訓練課程,減低收養父母在收養流程中的不安與擔憂,也讓他們學習準備孩子的到來,就如同一般的新手父母在懷胎十月的過程中,也是不斷地在學習一樣。期盼能有越來越多的收養家庭加入恩慈的收養行列,一起為迎接孩子的到來做準備。
文章出處:一粒麥子雙月刊99期(201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