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教養之前

文/家立立基金會副執行長 李天皓
2021年2月

  近年談到教養孩子的態度,「溫和而堅定」大概是最常聽到的主題了。家立立在陪伴的路上,一直秉持這樣的態度與孩子們互動。身為家立立同工,以及一個女兒的父親,我也期待自己可以如此教養我的孩子。

  這天,難得的家族聚餐,快一歲半的女兒卻是一反常態,不管我們怎麼說,就是不肯坐在餐椅上。聽著女兒的哭鬧聲,一桌子氣氛降到了冰點。

  來了!養兵千日用在一時,我與妻子馬上磨刀霍霍使出「溫和而堅定的教養態度」來迎戰孩子不肯坐餐椅的狀況。

  在「案發前」就提出「合理後果」,然後同理孩子的感受,一起尋求解決的辦法,是溫和而堅定的教養很重要的元素。「寶貝,我知道你不想坐在餐椅上吃飯,但是規則是,若你不坐在餐椅上,就不能吃飯喔!」太太溫柔地提醒女兒合理後果,但是女兒仍然不斷地邊哭邊揮著手,表示不願意坐下。「不能吃飯就只能餓肚子喔,要等到睡前才能喝奶耶,這樣真是不舒服!」女兒仍不為所動,只要一被抱起來接近餐椅,就會哇哇大哭。

  教養孩子需要一村的人,但有時候在一村的人面前教養孩子還是挺有壓力的。「加油,我們要『溫和而堅定』!」我看著太太說,一面也替自己打氣。「那你就在旁邊先看我們吃飯喔,等到你想吃了再坐餐椅吃飯。」太太邊安撫孩子邊說。眼看著女兒越來越累,卻仍然不肯坐上餐椅吃飯,我不禁焦急起來:怎麼跟想像的不一樣!

  看著孩子,內心不斷天人交戰,是否要繼續堅定地保持原則?但這樣也擔心孩子越來越不喜歡跟家人聚餐;還是要為了餐桌上的氣氛妥協?倘若順著孩子,讓她坐在母親的身上吃飯,會不會讓她會學到只要哭鬧就可以達到目的?到底該怎麼辦呢?

  突然間,想到過去有幾次經驗,當女兒遇到陌生人時,會因為緊張而不願意離開母親。「你是不是不想跟大家坐在一起吃飯?」我問。孩子臉頰上掛著兩行淚滴點點頭。「好,那爸爸媽媽陪你去廚房坐餐椅吃飯好嗎?」孩子又點點頭。我與太太半信半疑地在廚房布置了飯桌和餐椅,沒想到這次孩子對於坐上餐椅一點意見都沒有,而且胃口好得很。

  隔天我們又做了一些實驗確認。原來,女兒並不是不願意坐餐椅吃飯,而是不願意被安全帶五花大綁坐在餐椅上時,跟不熟的親戚同桌。

  夜裡躺在床上,思量著聚餐發生的事情,發現自己在與孩子遇到衝突時,太快就決定要溫和而堅定地執行教養,但沒有先停下來,嘗試聽懂女兒的想法與需求。原來我們的課題並不是坐餐椅吃飯,而是協助孩子學習與陌生人互動。

  教養的方法僅是協助我們引導孩子的工具,若眼裡只有教養的方式,卻沒有在教養之前,好好地陪在孩子身邊、認識孩子、看見孩子、喜歡孩子,也許教養方式如溫和而堅定的態度,也會變成一把冷酷的鋸子,來來回回地鋸開我們的親子關係。

  「碰」一聲,女兒一個翻身,把一條腿跨在我的床上,好像在說:爸爸,在教養我之前,多陪陪我吧!
 

家立立基金會
第一個「立」是家庭的「建立」
第二個「立」是受傷家庭的「站立」

服務內容:
兒童及青少年陪伴(校園認輔、飛行少年陪伴、通信認輔、陪他吃一碗麵、兒少團體及課程)、家庭陪伴(特殊境遇與特殊需求家庭陪伴、喘息服務)、部落星光據點、諮商輔導協談、團體課程、預防宣導等。
服務電話:
089322-135401422
089322-136401422
性教育課程預約電話:
089322-136406
網  址:https://www.gll.org.tw
無依嬰幼兒照顧(哈拿之家,家立立基金會附設)
服務電話:(089343-494
網  址:https//www.hannah-roc.org.tw或上臉書搜尋哈拿之家

本文原刊登於《一粒麥子雙月刊》第143期 2021.02.05